close

p.xTRnV9OZIBmrlY5BVn8A 

陳明文牧師教育碩士論文「論台灣人的孤兒意識和奴隸意識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地方教會內部衝突所產生的影響」封面書影

自從長老教會在一百四十幾年前進入台灣到現今以來,因被視為外來宗教且和民俗有所扞格,因此現今台灣基督徒還是只佔少數,不過在台灣現代文明演進當中,基督徒卻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比如現代醫療、教育制度等,都是教會所建立的,不過,像教會這樣的團體,卻是非常政治的,因為一開始在使徒時代的教會就有所謂的政治、神學立場問題,導致後來的「新約聖經」幾乎都是保羅書信,此外還有彼得、約翰等人的書信,還有「使徒行傳」幾乎都描述使徒保羅的故事,鮮少有其他使徒的描述,得輔以其他紀載才能得知其他使徒的故事,因此專研神學的人得另外研讀聖經外傳,才能更全面性的了解聖經時代的歷史。

而在筆者信主以後,並未像一般福音派基督徒一樣大量閱讀屬靈書籍,而是甚麼書都看,因此才有機會閱讀到教外人士所寫的基督教歷史相關書籍,在這些書籍之中,筆者認知到教會是由「罪人」所組成的團體,既然是(罪)人,那聚集在一起就會有問題,這問題就是「政治」、「立場」,所以昔日曾為國民黨黨校的政大校歌當中有一段是「政治為管理眾人之事」,且神學領域也明顯的只問立場,這是大部分情況,因此教會內部一定有「政治」問題,以及「立場」問題,且因人本來就有罪,因此世上沒有完美的教會。正因為如此,筆者為了更了解台灣歷史以及長老教會歷史,才特地向陳明文牧師借閱這本碩士論文,好對以上這兩者有更進一步了解。

這本碩士論文題目為「論台灣人的孤兒意識和奴隸意識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地方教會內部衝突所產生的影響」,它的研究方法比較偏向於文化人類學的方式,先從台灣歷史文化實況入手,之後才是教會歷史文化實況,最後才是實例探討,這論文首先指出台灣人有「身分認同」問題,因為台灣長期以來受外來政權統治,而這也是現今統獨紛爭、藍綠對抗的根本問題,也就是所謂「國家認同」。接著論文描述「台灣人做估而又做奴隸」的歷史,台灣人的孤兒身分是「被父祖之國(母國)硬生生割離拋棄的,這一方居民是在強迫之下不得不當台灣人。」(李喬語),接著又被外來政權統治,陷入了不是依附統治者好獲取生存利益的「身分選擇」問題,或是乾脆起而反抗統治者的「身分認同」問題,因為台灣人並無「身分認同」的歷史經驗,常因此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恐懼,這可由現今台獨運動仍未成功可看出。

接著論文討論台灣人的孤兒、奴隸意識所交織成的台灣文化,其中客家作家李喬論台灣人為(一)認罪反應、(二)老二心態、(三)三腳仔,另外還有徐宗懋的台灣人論對台灣人的人格特質有三種看法為(一)現實至上、(二)商人性格、(三)獨台主張。由以上批判可看出台灣人明確的人格特質就是「孤兒意識」和「奴隸意識」,因為不曾當家作主過,且又把對岸中國當祖國看,雖於二二八事件當中意識到自己就是孤兒的事實,可是為了生存,孤兒即使不願意,也只好屈服,亦或依附統治者,成為奴隸。在這裡,論文下了一個結論就是「台灣人真正需要的就是建立做主人的身分,重建自己的尊嚴,自己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接著論文開始討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特質,首先它說到「為台灣人追求當家作主而奮鬥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與政治到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起先做社會服務,後來開始關心台灣建國,以促使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不過也因此使本來和社會和諧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進入了和社會疏離的時期,眼看著(外來的)華語教會教勢逐漸增長,且又甘為統治者傳聲筒的情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能這樣堅持信仰原則著實不易,當然到最後長老教會還是和社會結合在一起,除了發表「人權宣言」、「我們的呼籲」...等文告外,還關心生態環保、教育改革...等許多層面,也因為教會在政治參與中才意識到心靈改革才是拯救台灣根本之道。

論文接著討論教會制度面,指出「地方教會與地方教會、中、總會呈現孤兒關係」,從信仰接受、成長、實踐因素探討,提出基督教剛入台時的「聖俗分立」造成教會具排他性。而後才開始「本土化」,但因先前宣教士「家父長制」的領導方式,加上福音和本地文化無交集,導致信徒成為在本地的「異鄉人」,筆者發現這種現象尤其在家中第一位基督徒身上相當明顯。接著進入「宣教運動」模式,特重個人靈魂得救,以及自身教會教勢增長及教會建物等是典型的「福音派宣教觀」,一直到1980年代後,大家有樣學樣的學習韓國、新加坡的教會宣教方式,認為「外來和尚會念經」,是造成教會混亂的原因之一。這部分筆者也有經驗到,筆者偶而會去一間小教會,他們隸屬於「台灣聖教會」,這間聖教會的主牧曾於主日證道之中公開指出「我不是靈恩派,但我非常靈恩」,且還公開於團契聚會當中帶領信徒「禱讀」,筆者對此有疑慮,於是在去年十一月抓住機會去詢問基督徒民俗學者董芳苑教授,其回答是「讀聖經還是需要有工具書輔助,以免陷入以自己之意解京的陷阱」,再加上長老教會本來就具有反靈恩派的傳統,當馬偕牧師回加拿大述職時還曾特地於當地反對靈恩運動呢,因此筆者就不是很喜歡參與「禱讀」聚會。

接著此處也提到「信仰的本位主義」,除了國家認同危機外,還產生了自力救濟式的「我群」意識,面對社會亂象,教會轉向「本位主義」求自保,結果就是教會「中產階級化」,內部政治紛爭也逐漸白熱化,比如磐頂教會曾發生長老貪污事件,鬧上報紙社會頭條,另外和現實生活脫離的「靈恩現象」大行其道,因政治前途茫茫無明而產生的「末世禍音」,使得台灣教會文化呈現多元混亂局面,讓信徒無所適從。

接著論文討論到由於「孤兒意識」和「奴隸意識」所交織成的地方教會「父權傳統」特質,因為教會尚未克服「孤兒意識」和「奴隸意識」而造成許多問題,其中它首先引用林永頌長老對於教牧問題之觀察有「傳道人犧牲服務的精神越來越少」、「台灣社會物質化(重物質,輕精神)的結果,傳道人也跟著物質化,極在乎謝禮,福利、退休金的多寡,甚至在長執會討論也不知(不願)迴避,討價還價」、「重權力、搞派系時有所聞,極力爭取中、總會之職務、董事、理事、委員之頭銜更甚於牧師職分」、「中產階級化,因信徒由早期中下階層受教育變成中產階級後,傳道人也跟著中產階級化,出入名車,用高級名牌,對於台灣社會弱勢已越來越陌生」、「欠缺反省能力,卻又想壓制批評反省的聲音」、「獻身精神式微,把傳道事工當上班族工作在做,而不是當使命在拼」、「眼中只看自己所牧養之教會,對弱小教會或族群漠不關心」、「對於宗教教育不夠下工夫,結果信徒(信仰)程度低,選出信仰根基不足的人任長執,長執會上只以社會上那套遊戲規則在處理事情,沒按信仰原則來處理事情,於是與牧師的互動下造成惡性循環」、「過度自我膨脹與權威人格,忘記自己的極限,以至於無法善用信徒參與及專業分工」。到此論文接著以薛伯讚牧師的「危機時代的教會」一文之觀點指出教牧問題有「一牧一教會」、「父權領導」、「儒家式牧會風格」以及「混合主義」,除了大型或巨型教會外,地方教會對於「一牧一教會」觀念難以突破,且還於多元社會中以家父長制領導,甚至只重於較有影響力之會友而忽略其他。而儒家「中庸主義」式領導造成「是非不分」、「打馬虎眼」情況,筆者以前曾在教會青少年團契當中聽到一位模特兒退休的女講員指出「沒人愛聽真話」,真可謂儒家思想為中國式愚民工具也。另外「有樣學樣」式的「牧會流行病」,一下子大型佈道會,一下子愛修會、小組、三福(此外還有八福),認只須掌握流行趨勢就能使信徒和教會增長,如同有些人盲目追求時尚一般,所以才會有牧師指出「大型教會不一定有溫暖,因為大型教會會分許多小組,若只有小組間,卻無小組和教會間的關係,那才是有問題」,真可謂金玉良言也。

接著進入正題,討論「孤兒意識」和「奴隸意識」在牧者與地方教會關係之四種模式,分別為:
(一)牧者-教會=孤兒-孤兒
(二)牧者-教會=孤兒-奴隸
(三)牧者-教會=奴隸-孤兒
(四)牧者-教會=同工

接著又提出由孤兒意識和奴隸意識來看「父權傳統」對於地方教會的影響有「牧者與權力核心孤兒化,信徒奴隸化」以及「維持親密關係,互相取得安全感」,當牧者不能建立「親密關係」時,擇其所期待之牧者與教會之間的「孤兒、奴隸」關係變無法建立,如此就只有選擇離開一途,或是接受牧者與教會之間的「孤兒、奴隸」關係續留教會牧會。如此「父權傳統」把牧者孤兒化,信徒奴隸化,牧師任期由教會決定,因此牧師不得不以儒家式的和教會權力核心以及信徒建立親密關係,互取安全感,雖看似教會的主人,卻又是教會的奴隸,論文指出這種親密關係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宣教的發展。

之後論文指出藉著宗教教育,可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地方教會脫離「父權傳統」的影響,因為信徒宗教教育可使信徒信仰品質提升,漸漸的擺脫奴隸身分,如同現代教育使台灣人產生自主意識和批判能力,進而想擺脫被統治者奴化的境地一般。因為在「父權傳統」之中的教會只有「孤兒和孤兒」的競爭關係,以及「孤兒和奴隸」、「奴隸和孤兒」的主從關係,但透過宗教教育,信徒成為自己信仰的主人,牧師和教會的關係才會建立在「同公」關係基礎上,那麼「孤兒和奴隸」或「奴隸和孤兒」關係的「父權傳統」才有瓦解的可能,如此才有產生「全教會信徒事奉和宣教」的可能。

接下來,此論文列出甲、乙兩教會個案來討論「台灣人的孤兒意識和奴隸意識在地方教會內部衝突所產生的影響」,他首先指出「父權傳統」違背了源自加爾文的改革宗教會,以諾克斯所建立的蘇格蘭教會為發源地之信仰傳統應呈現出的「同工」關係:「信徒皆祭司」、「一切歸榮光給上帝」、「代議共和」,如之前新聞提到旅美中國留學生雖羨慕美式民主,卻又認為其不適用於中國一般,是典型的「家父長制」思維類似。論文個案當中指出甲教會A牧師有孤兒意識,而教會權力核心以及信徒是奴隸,A牧師只在意自己能否在此牧會到退休為止,於是勤於探訪關心信徒,並藉此將其奴化,使其完全對他依靠,又於會中若有對他不利的言論,都會對他造成極大不安,無所不用其極的結果下,導致教會分裂為甲b以及甲c教會,和甲教會、T中會皆為相互競爭的孤兒關係,一直到最後A牧師得以在甲教會終老,而T中會仍然無能為力。

之後論文指出乙教會問題比甲教會早七年,只是它不到兩年便早早收場,且問題結束的原因乃因B牧師感受到T中會終於「有一個人」諒解他了,論文提到乙教會問題是B牧師、教會權力核心、信徒的關係是「孤兒-孤兒-奴隸」的關係,不過其和教會權力核心的關係也有可能是「奴隸-孤兒」的關係,由於牧師娘太過強勢以及牧師減薪風波影響,導致B牧師和長老們交惡,再加上不成熟信徒的非理性表現,使得B牧師處境雖值同情卻無可挽回的處境,但因B牧師的牧會觀念只重於宣教,缺乏教導信徒,以基督真理改變教會「父權傳統」亦即教會權力核心以及信徒間的「孤兒、奴隸」關係,最後也因此受苦。最後論文提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既是為台灣人「當家做主」而奮鬥的教會,卻又是地方教會與地方教會、中會、總會互為孤兒關係的教會,這兩者看似弔詭矛盾的特質其實有「不管是孤兒的一方以及奴隸的一方,都希望自己能當家作主,而不再淪落為、屈居於奴隸的一方」這個共同點,因此論文作者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要建立一個「真基督徒」知行合一的「同工」關係之環境,教會需要的是牧者與教會是同工關係觀念之牧者,以及神學院應栽培「可以栽培信徒的牧者」,然後教會應推動歷史教育和宗教教育。如此教會才不至於陷入「孤兒、奴隸」之主從關係,進而建立以基督信仰真理為共識,彼此合作來服事的關係。

看到此,讓筆者更認知到教會確實存有政治、派系、立場的問題,是長期以來所造成的文化及生存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可改變的。至此,筆者認為「無教會主義」是有其根據的,有的信徒雖然信仰虔誠,卻又認為參加教會是浪費生命的行為,而有的信徒卻一定要參加教會,好獲取在信仰當中的安全感,又有的信徒換了許多教會卻不可得。至於筆者的做法則是將教會視為獲取基督信仰知識的平台,如學校一般,並按照信仰原則去選擇,在一個月間安排主日到不同教會去聚會,不過有最主要聚會的教會,這間教會乃是以離家近為原則去挑選的,因此才會造成筆者起先於長老教會受洗,之後又到聖教會聚會,最後又回到長老教會的情況,只因為教會地點離家近否,且自我安排時間,一周內參加教會聚會包括主日禮拜不超過兩次,其中主日禮拜是一定要上的,而團契查經會則其次,如此可在教會當中獲得信仰知識並堅固信仰,卻又和教會保有一定距離而不至於太投入,因為過於投入教會活動也非好事,同時也有可能無法兼顧於家庭生活,總之,家庭、事業、教會生活兼顧才是基督徒活出信仰之最佳榜樣。

(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慧 的頭像
    小慧

    小慧的部落格

    小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